身为皇帝却每天被大臣们压迫的皇帝有哪些?_1

身为皇帝却每天被大臣们压迫的皇帝有哪些?

盘点中国历史上身为皇帝却每天被大臣们压迫压制的皇帝包括秦二世胡亥、汉献帝、三国曹芳、司马曜、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宋徽宗和宋钦宗、泰定帝、明穆宗朱载坖、明光宗朱常洛、清光绪帝等,看看谁才是最窝囊的皇帝。

秦二世胡亥:本身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与经验,性格懦弱且贪图享乐。他继位后,只想着满足自己的欲望,将朝政大权完全交予赵高处理,使得赵高能够轻易地掌控国家的政治、军事等重要事务。

汉献帝被大臣们压迫:东汉末年,汉献帝在位期间,权力被权臣曹操所控制,成为了曹操手中的傀儡,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三国曹芳被大臣们压迫:魏明帝曹叡驾崩前,让司马懿跟曹爽共同辅佐年幼的曹芳。起初二人还相安无事,后来曹爽听信何晏等人的计谋,将郭太后软禁到永宁宫,把司马懿明升暗降,自己独揽曹魏大权,曹芳成为傀儡皇帝。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诛灭曹爽势力,曹魏的实权落入司马懿手中,之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继续掌控朝政,曹芳始终无法摆脱权臣的压迫。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被大臣们压迫:东晋时期门阀势力强大,孝武帝在位时,朝政被世家大族如桓温、谢安等权臣把控。尽管孝武帝试图加强皇权,但面对强大的门阀势力,他的努力成效有限,很多时候不得不对权臣妥协。例如在谢安指挥淝水之战取得大胜后,其家族势力和声望达到顶峰,孝武帝对谢安也有所忌惮。

唐中宗李显被大臣们压迫:唐中宗李显性格较为懦弱,他复位后,朝政被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武三思等势力左右。韦皇后与武三思相互勾结,把控朝政,唐中宗几乎没有实权。后来韦皇后野心膨胀,甚至想效仿武则天称帝,唐中宗的处境愈发艰难。

唐睿宗李旦被大臣们压迫:唐睿宗李旦在位时,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姑侄之间争权,双方势力都非常强大。李旦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很多决策都受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影响,难以真正独立地行使皇帝的权力。最终,李旦选择将皇位禅让给李隆基,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末年,宋徽宗和宋钦宗在位期间,金军入侵,两位皇帝被金人俘虏,成为了金朝的阶下囚。

元朝皇帝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耳:泰定帝登基后,感激于倒剌沙的拥立之功,进拜他为中书左丞相,将军国大政全部交给他处理。倒剌沙依仗泰定帝的宠信独断专行,大肆贬斥异己,俨然成为元朝实际上的 “当家人”,泰定帝对此无可奈何。同时,泰定帝的正宫皇后八不罕泼辣骄横,专宠后宫且肆意干预朝政,泰定帝因怕老婆也不敢管束,只能在研习佛法中排遣心中的压抑和愤懑。

明穆宗朱载坖: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被大臣完全压制,但由于他不是长子,在登基前不受嘉靖皇帝待见,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支持和培养。登基后,他重用内阁辅臣,虽然这是他主动的选择且取得了一定的政绩,但在一些决策上也会受到大臣的影响。例如在开放沿海、与蒙古议和等政策的推行上,需要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和协助才能顺利实施。

明光宗朱常洛:他在位时间很短,且登基前一直处于党争的漩涡之中。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使得朱常洛的地位长期不稳定,他在成为太子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威胁。登基后,朝中大臣们各有派系,朱常洛在处理朝政时需要平衡各方势力,受到一定的牵制。而且他身体虚弱,在位期间又遭遇了 “红丸案” 等事件,使得他的统治更加艰难。

清光绪帝:清朝末期,光绪帝在位期间,实权被慈禧太后掌握,光绪帝的许多决策都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干预和控制。

无聊图 # 编辑: awang 首发: 2024年09月20日 更新: 2024年9月20日

更多推荐